在中國的古代建築中,有一種特殊的結構,它上承屋頂,下接立柱,扮演著“頂天立地”的角色,同時它也是身份的象征,驚豔千年。那奪人心魄的裝飾美和形式美,曾使梁思成和林徽因為之傾倒,它就是鬥拱。在中國古式建築都很少見的今天,“鬥拱”這樣一個構成結構,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了解。鬥拱,是中國古代建築所獨有的一種結構構件。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,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,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,合稱鬥拱。因為鬥拱的存在,屋頂得以出簷深遠、呼之欲出。在鬥拱的起承轉合下,即使遇到地震,建築體鬆而不散,如太極般以柔克剛,化解地震衝擊。這也是一些古建築,得以千年不倒的原因之一。沒有鬥拱“盡錯綜之美,窮技巧之變”,就沒有中國建築的飛簷翹角,就沒有中國建築的飛動之美,就沒有中國建築“所謂增一分則太長、減一分則太短的玄妙”從某種意義上講,鬥拱之美造就了中國古典建築之美。此外,鬥拱的演變經曆也經曆了漫長的曆史,在這個過程中,包含了許多的時代氣息。